

SMT回流焊及SMT錯件返修
回流焊是SMT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,其缺陷綜合了印刷和返修的缺陷,包括少錫、短路、側立、偏移、缺件、多元件、錯件、上裝、下裝、立片、裂紋、錫珠、空隙、缺口、光澤,其中立碑、裂紋、錫珠、空隙、缺口、光澤是焊接后特有的缺陷
立碑:零件一端離開基板,向對角線或垂直方向翹起的現象。
焊點連通或短路:焊點連通發生在兩個或多個未連通的焊點之間,或焊點與相鄰導線之間連接不良。
位移/偏移:元件在襯板的水平(水平)、垂直(垂直)方向或旋轉方向上偏離預定位置。
空焊:組件的可焊端未連接到焊盤的組裝現象。
方向反:安裝極化元器件時方向錯誤。
錯件:在規定位置安裝的元器件型號、規格不符合要求。
小件:有元器件的地方不需要放數據。
露銅:表面綠油PCBA表面脫落或破損,導致銅箔露出
錫孔:過爐后元器件焊點處有氣孔、針孔。
錫裂:錫表面出現裂紋。
塞孔:錫膏殘留在插孔/螺絲孔內,將孔堵住。
翹腳:多腳元件的腳翹起變形。
側支架:直接焊接的元件焊接端的一側。
弱焊/假焊:零件因受外界或內部應力而焊接不牢,接觸不良。
反白/反白:元件清單及絲印貼在PCB另一面,無法辨認產品名稱及規格的絲印字體。
冷焊/不熔錫:焊點表面無光澤,結晶未完全熔化,達不到可靠的焊接效果。
SMT貼片時發生位移、反轉、側立、缺件、錯件的原因及判斷
SMT的所有工作都與焊接有關,在SMT工藝流程圖上,貼片機焊接后,貼片機不僅是SMT技術含量最高的機械設備,更是焊接前最后的品質保證。在這方面,貼片質量在整個SMT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在現代生產加工理念下,產品質量已成為企業的命脈。在SMT流水線上,PCB經過貼片機后,將面臨回流焊加熱、焊接成型,也就是元器件的貼裝質量直接決定了整個產品的質量。本文將以實物為參考,使相關SMT從業人員能夠判斷貼片質量不良,能夠正確處理貼片缺陷。
缺陷類型定義、形成原因判斷標準、判斷圖片位移、元器件端子或電極片脫離銅箔、超過判斷標準
1、安裝坐標或角度便宜,元器件沒有安裝在銅箔中間。
2、相機識別方式選擇不當,導致識別傳輸效果不佳。
3、底板定位不穩定,基準設置不當,或套筒移動不當。
4、吸料位置移動,造成吸嘴在元件未吸進時移動。
5、元件數據庫中數據參數設置錯誤(例如吸嘴設置錯誤),造成貼裝移動:
1.元件縱向或橫向偏差小于等于元件引腳寬度的1/4,橫向(縱)方向兩端有接觸焊盤。
2.元件兩端有接觸焊膏。
3.極性標記模糊但可辨認。
方向正確。SMT貼裝時發生位移的原因與判斷標準相悖,貼裝元件時,元件極性與對應PCB標記極性不符。
1、元件封裝前后不一致,更換數據時裝反造成的。
2、換料時,常規引線元件未按標準操作安裝,貼片機無法區分,造成裝反。
3、貼裝角度設置不當會造成倒置拒絕所有極性元器件SMT貼裝過程中倒置形成的原因及判斷標準側面垂直組件與PCB焊盤相連,但組件橫向旋轉90°或180°
然后
聯系
電話熱線
13410863085Q Q
微信
- 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