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PCB廠家講解PCB板的熱設計
電子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使設備內部溫度迅速升高。 如果熱量不及時散發,設備的溫度會持續升高,元件會因過熱而失效,電子設備的可靠性會下降。 因此,對電路板進行加熱非常重要。
一、PCB溫升因素分析
PCB溫升的直接原因是電路功耗器件的存在,電子器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耗,且發熱強度隨功耗的不同而不同。
PCB溫升的兩種現象:
(1)局部溫升或大面積溫升;
(2)短時間升溫或長時間升溫。
在分析PCB熱功耗時,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:
1. 電力消耗
(1)分析單位面積的耗電量;
(2)分析PCB上的功耗分布。
2.印制板的結構
(1)印制板尺寸;
(2)印制板材料。
3.印制板安裝方法
(1)安裝方式(如立式安裝、臥式安裝);
(2)密封狀況及距外殼的距離。
4.熱輻射
(1)印制板表面輻射系數;
(2)印制板與相鄰表面的溫差及其絕對溫度;
5.熱傳導
(1)安裝散熱器;
(2)其他安裝結構的導通。
6.熱對流
(1)自然對流;
(2)強制對流冷卻。
對PCB的上述因素進行分析,是解決PCB溫升的有效途徑。 這些因素在產品和系統中通常是相互關聯和依賴的。 大多數因素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。 只有針對具體的實際情況,才能正確計算或估算出溫升、功耗等參數。
二、電路板冷卻方式
1.高發熱體加散熱器及導熱板
當PCB中發熱能力較大的元件較少(小于3個)時,可在發熱元件上加散熱器或傳熱管。 當溫度無法降低時,可以使用帶風扇的散熱器來增強散熱效果。 當加熱裝置較多(3個以上)時,可采用較大的散熱罩(板)。 它是根據PCB板上發熱器件的位置和高度定制的專用散熱器,或者可以在大型平板散熱器上挑選不同的元件高低位置。 將隔熱罩整體扣在元件表面,并與各個元件接觸散熱。 但由于組裝、焊接時元件一致性差,散熱效果不佳。 通常會在元件表面添加軟質熱相變導熱墊,以提高散熱效果。
2、通過PCB散熱
目前廣泛使用的PCB板是覆銅板/環氧玻璃布基板或酚醛樹脂玻璃布基板,也有少數紙基覆銅板。 盡管這些基板具有優異的電氣和加工性能,但散熱性較差。 作為高發熱元件的散熱方式,它們很難指望從PCB本身的樹脂傳導熱量,而是將熱量從元件表面散發到周圍空氣中。 然而,隨著電子產品進入小型化、元件高密度安裝、高發熱組裝時代,僅僅依靠表面積很小的元件表面進行散熱是不夠的。 同時,由于QFP、BGA等表面貼裝元件的大量使用,元件產生的大量熱量被轉移到PCB板上。 因此,解決散熱的最佳方法是提高與發熱元件直接接觸的PCB本身的散熱能力,通過PCB板傳導或散發。
3、采用合理的布線設計,實現散熱
由于片材中的樹脂導熱性能較差,而銅箔線路和孔是熱的良導體,因此提高銅箔殘留率和增加導熱孔是散熱的主要手段。
為了評估PCB的散熱能力,需要計算PCB絕緣基板的等效導熱系數(9eq),PCB是由多種不同導熱系數的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。
4、對于采用自然對流空氣冷卻的設備,集成電路(或其他器件)最好縱向或橫向布置。
5、同一印制板上的元件應根據其發熱量和散熱程度盡可能分區排列。
發熱量低或耐熱性差的元件(如小信號晶體管、小規模集成電路、電解電容器等)應放置在冷卻氣流的頂部(入口),發熱量高的元件應放置在冷卻氣流的頂部(入口)。 值或耐熱性好的器件(如功率晶體管、大規模集成電路等)應放置在冷卻氣流的底部。
6、水平方向上,大功率器件應盡量靠近印制板邊緣布置,以縮短傳熱路徑; 在垂直方向上,大功率器件應盡可能靠近印制電路板頂部布置,以減少這些器件在工作時對其他器件溫度的影響。
7、對溫度敏感的器件應放置在溫度最低的區域(如設備底部),不要放置在發熱器件的正上方。 多臺設備應在水平面上錯開布置。
8、設備內印刷電路板的散熱主要依靠氣流,因此設計時應研究氣流路徑,合理配置器件或印刷電路板。 空氣流動時,總是傾向于流向阻力小的地方。 因此,在PCB上配置元器件時,要避免在某一區域留有較大的空間。
然后
聯系
電話熱線
13410863085Q Q
微信
- 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