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電子工程師講解RF PCB布局指南分享
一、射頻布局原則:
元件布局是優(yōu)秀射頻設計的關鍵。 最有效的技術是首先將元件固定在射頻路徑上,并調(diào)整其方向,以盡量縮短射頻路徑的長度,使輸入遠離輸出,并盡可能將高功率電路和低功率電路分開 。
最有效的電路板堆疊方法是將主地(主地)布置在表層以下的第二層,并盡量將射頻線鋪設在表層上。 最小化射頻路徑上的過孔尺寸不僅可以減少路徑電感,還可以減少主接地上的焊點數(shù)量,并減少射頻能量泄漏到層壓板中其他區(qū)域的機會。
1、盡可能隔離高功率射頻放大器(HPA)和低噪聲放大器(LNA),即使高功率射頻發(fā)射電路遠離低功率射頻接收電路。 通常,低噪聲放大器電路可以放置在PCB的一側,而高功率放大器可以放置在另一側。
2、 RF輸出通常需要遠離RF輸入
3、芯片與電源的解耦也極其重要。
4、敏感的模擬信號應盡可能遠離高速數(shù)字信號和射頻信號。
5、確保PCB上的大功率區(qū)域至少有一整片地,并且上面不能有過孔。 當然,銅片越多越好。
二、射頻布線原理:
1、芯片與電源的解耦非常重要。 許多集成了線性電路的射頻芯片對電源噪聲非常敏感。 通常,每個芯片需要使用最多四個電容器和一個隔離電感器,以確保濾除所有電源噪聲。
2、 電感不能并聯(lián)放置在一起,因為會形成空心變壓器并相互感應產(chǎn)生干擾信號,因此它們之間的距離至少應等于其中一個器件的高度,或布置 成直角以最小化它們的互感。
3、射頻線應遠離模擬線和一些關鍵的數(shù)字信號。 所有射頻走線、焊盤和元件應盡可能用銅接地屏蔽填充,并盡可能連接到主地。
4、射頻和中頻走線盡量交叉,并盡量用一塊地分開。
5、屏蔽罩屏蔽射頻區(qū)域的射頻能量。 進入金屬屏蔽罩的數(shù)字信號線應盡量穿過內(nèi)層,線路層以下的PCB應為層。
6、 蜂窩電話中大多數(shù)電路的直流電流都比較小,因此布線寬度通常不成問題。 然而,必須為高功率放大器的電源單獨布線盡可能寬的大電流線路,以最小化傳輸壓降。
7、為了避免過多的電流損耗,需要多個過孔將電流從一層傳輸?shù)搅硪粚印?br/>
8、 確保通孔不會將射頻能量從電路板的一側傳輸?shù)搅硪粋取?常見的技術是在兩側使用盲孔。 過孔可以布置在PCB兩側不受射頻干擾的區(qū)域,以盡量減少過孔的不利影響。
9、避免直角接線,盡量采用弧形或45度接線,防止阻抗不連續(xù)。
然后
聯(lián)系
電話熱線
13410863085Q Q
微信
- 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