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PCB布線工藝要求:一般情況下,信號線寬為0.3mm(12mil),電源線寬為0.77mm(30mil)或1.27mm(50mil); 線路之間以及線路與焊盤之間的距離應不小于 0.33 毫米(13 密爾)。
PCB布線工藝要求:
①. 線
一般情況下,信號線寬度為0.3mm(12mil),電源線寬度為0.77mm(30mil)或1.27mm(50mil); 線路之間以及線路與焊盤之間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 0.33 毫米(13 密爾)。 實際應用中,有條件的可適當增大距離; 當布線密度較高時,可以考慮(但不建議)在IC引腳之間采用兩根走線,走線寬度為0.254mm(10mil),線距不小于0.254mm(10mil)。
特殊情況下,當器件引腳密集、寬度較窄時,可適當減小線寬和線距。
②. 護墊
PAD和VIA的基本要求是:PAD直徑比孔直徑大0.6mm; 例如,通用引腳電阻器、電容器和集成PCB電路采用1.6mm/0.8mm(63mil/32mil)盤/孔尺寸、1.8mm/1.0mm(71mil/39mil)插座、引腳和二極管1N4007等。在實際應用中 ,應根據實際元件的尺寸確定。 如有可能,可適當增大焊盤尺寸; PCB上設計的元件安裝孔徑應比元件引腳實際尺寸大0.2~0.4mm。
③. 維亞 (VIA)
一般為1.27mm/0.7mm(50mil/28mil); 當PCB布線密度較高時,可適當減小過孔尺寸,但不宜過小,可考慮1.0mm/0.6mm(40mil/24mil)。
④. 焊盤、導線和過孔的間距要求
PAD和VIA:≥0.3mm(12mil)
PAD和PAD:≥0.3mm(12mil)
PAD和TRACK:≥0.3mm(12mil)
軌道與軌道:≥0.3mm(12mil)
當密度較高時:
PAD和VIA:≥0.254mm(10mil)
PAD和PAD:≥0.254mm(10mil)
PAD和TRACK:≥0.254mm(10mil)
軌道與軌道:≥0.254mm(10mil)
⑤.布線優化和絲印。
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! 無論你多么努力地去設計,當你畫完之后,你仍然會覺得還有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。 一般的設計經驗是,優化布線的時間是第一次PCB布線時間的兩倍。 我認為沒有什么需要修改的。 之后,我可以鋪設銅(Place ->polygonPlane)。 敷銅一般都敷有地線(注意模擬地和數字地分開),多層板也可能需要供電。 對于絲印,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被器件遮擋,也不能被過孔、PCB焊盤去除。 同時設計時,面朝上元件面,底層字符要鏡像,避免圖層混亂。
⑥.網絡和DRC檢查和結構檢查。
首先,在確認電路原理圖設計正確的前提下,NETCHECK生成的PCB網絡文件與原理圖網絡文件的物理連接關系,并根據輸出文件結果及時修正設計,保證電路原理圖的正確性 接線連接關系; 網絡檢查正確通過后,對PCB設計進行DRC檢查,根據輸出文件結果及時修正設計,保證PCB布線的電氣性能。 最后,PCB的機械安裝結構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和確認。
⑦.制版。
在此之前,最好有一個審核流程。 PCB設計是一項腦力勞動。 有思想、有經驗的人設計的PCB板就是好的。 因此,我們在設計時應該極其仔細,充分考慮所有因素(例如很多人不考慮維護和檢查的方便性),力求完美,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板子。
然后
聯系
電話熱線
13410863085Q Q
微信
- 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