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PCBA焊接金屬結合層的質量和厚度
PCBA焊接金屬結合層的質量和厚度與以下因素有關。
一、焊料的合金成分
合金成分是決定錫膏熔點和焊點質量的關鍵參數。 從一般的潤濕理論來看,大多數金屬的理想釬焊溫度應比熔點(液相線)溫度高15.5~71℃。 對于Sn系列合金,建議在液相線以上30~40℃左右。
PCBA焊接金屬結合層出現質量和厚度問題的原因有哪些:
以錫鉛合金為例,分析合金成分是決定熔點和焊點質量的關鍵參數。
(1)共晶合金熔點最低,焊接溫度最低
在錫鉛合金比例中,共晶合金熔點最低,63Sn-37Pb共晶合金熔點(B點)為183℃,PCB焊接溫度也最低,約為210~230℃, 以免元器件和PCB電路板在焊接時損壞。 任何其他合金比的液相線都高于共晶溫度。 例如40Sn-60Pb(H點)的液相線為232℃,SMT貼片焊接溫度約為260~270℃。 顯然,焊接溫度超過元器件和PCB印制板的耐受極限溫度。
(2)共晶合金組織最致密,有利于提高焊點強度
共晶焊料是一種共晶合金,在相同溫度下固相由固態變為液態或由液態變為固態。 當溫度升高到共晶點時,焊料處于液態。 當溫度下降到共晶點時,液態焊料突然變成固態。 因此,焊點凝固時形成最小的結晶顆粒、最致密的結構和最高的焊點強度。 但如果其他比例的合金凝結時間長,則第一晶粒會長大,影響焊點強度。
(3)共晶合金凝固時沒有塑性范圍或粘性范圍,有利于焊接過程的控制
共晶合金在加熱時一旦達到共晶溫度,就會由固相轉變為液相; 相反,只要在冷卻和凝固過程中降低共晶點溫度,共晶合金就會立即由液相轉變為固相,因此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不存在塑性范圍。 合金的凝固溫度范圍(塑性范圍)對可焊性和焊點質量影響很大。 具有廣泛塑性的合金,
合金凝固并形成焊點需要很長時間。 合金凝固過程中PCB和元器件的任何振動(包括PCB變形)都會引起“焊點擾動”,可能出現焊點開裂,導致設備過早損壞。
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,合金成分是決定錫膏熔點和熔點質量的最關鍵參數。 因此,無論是傳統的錫鉛焊料還是無鉛焊料,都要求焊料的合金成分盡可能達到共晶或接近共晶。
二、合金表面氧化程度
合金粉末表面的氧化物含量也直接影響錫膏的可焊性。 因為擴散只能進入干凈的金屬表面。
沒關系。 雖然助焊劑具有清除金屬表面氧化物的作用。 然而,無法消除嚴重的氧化問題。 要求合金粉末的氧含量應小于0.5%,最好控制在80x10的負六次方以下。
然后
聯系
電話熱線
13410863085Q Q
微信
- 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