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相信安裝過機器或者關注過PCB產線的工程師應該對PCB印刷為什么需要定位防眩光有深刻的理解。 這里就不多說了。 或者你可以說制造過程會解決問題。 設計師不必擔心。 有些情況必須通過制造過程立即解決,但這不一定是理想的結果。 涉及到成本、效率等多個方面。 一般來說,我們應該從設計之初就考慮,這實際上是DFA的一部分。
PCB定位通常基于以下兩個考慮。
一是組裝容易,注重限位,也稱粗定位,對PCB的組裝定位精度要求不高;
二是精準定位,重點關注PCB的裝配定位精度。
無論采用哪種定位方式,在組裝完成時都必須保證PCB組裝位置的唯一性,即要防止誤裝,避免裝反。 (除特殊情況,如PCB板排布、元器件排布,連接函數幾乎沒有對稱性
好的定位結構具有防眩光的特點,可以一次性快速安裝到位,避免只定位不防眩光,或者只定位不防眩光的情況。
粗略定位
內部功能PCBA通常采用PCB板粗定位,主要是為了組裝方便。 對定位精度要求不高,一般采用鋼筋位置定位。
上面的PCB板雖然有固定結構定位,但是沒有萬無一失的結構。 PCB板的形狀和固定孔沿PCB板中心點對稱,旋轉180度仍可組裝PCB板。 將一側的兩個固定孔向內移動一定距離,使左右兩側的固定孔不對稱。 當PCB旋轉180度時,可以安裝到位,但孔和螺柱無法對正,最后無法安裝螺絲。 這種處理雖然避免了反裝,但有試錯成本,而且不易發現萬無一失的特性,因此組裝效率不高。
PCB板邊緣應有缺口防眩,缺口形狀可為正方形或半圓形,便于發現缺口防眩特征,一次只能按正確的裝配方向安裝到位 .
需要特別指出的是,在定位功能和防傻瓜功能分開設計的情況下,定位前應保證防傻瓜功能,即在PCB組裝過程中,防傻瓜功能時間應早于定位 ,有利于正確組裝效率的提升,比如讓下面的反傻瓜特性更高。
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只防萬一而不定位或定位不夠,
PCB精密定位常用于空間緊湊或PCB上某些元器件定位精度要求較高的場合,通常采用定位柱進行定位。
由于DC外接接口和USB外接接口需要在盒子上定位相應的開孔,所以對PCB板的定位精度有要求。 這里使用兩個定位柱進行定位,保證PCB板在XY方向的定位精度。 定位柱與板孔之間的間隙為0.05,定位柱的數量一般為2個,不宜太少。 PCB板和定位柱的尺寸公差越大,對PCB板和定位柱的尺寸公差要求越高,造成過定位,裝配難度越大,要避免過定位 ,其中一個板孔也可以設計成圓孔
需要指出的是,對于形狀對稱的PCB板,定位柱和定位孔一般呈對角排列,且至少有一個定位孔的X值或Y值大于或小于另一個定位孔的X值或Y值,即 ,PCB板的定位孔沿PCB板的中心點不對稱,避免PCB板裝反。 定位柱的正確設計應同時起到定位和防呆的作用。
為什么用定位柱定位比用鋼筋定位更準確?
首先,從PCB的制造尺寸公差說起。
以下是PCB中間元器件在以下兩個位置的位置精度計算實例(以下僅以長度方向的位置精度計算為例,寬度方向不做計算)。
PCB板長度為50±0.2,定位條間距為50.4±0.2,PCB板與定位條間距為0.2。
經計算,PCB板中間元器件定位精度為±0.4,PCB板尺寸越大,定位精度越低。
定位柱與定位孔的距離為8±0.05,定位柱的直徑為2±0.05,定位孔的直徑為2.1±0.05,定位柱與定位孔的距離為0.05 .
經計算,PCB板的定位精度約為±0.2,定位精度受PCB板尺寸影響較小,只要控制好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相關尺寸即可。
總之,鋼筋定位體積大,精度難以控制,定位誤差大; 定位柱采用小尺寸定位,精度易于控制,定位誤差小。
線路板定位孔要求:
PCB的對角處至少要設置兩個定位孔,注意過位問題。
二、定位孔為光面孔,即非金屬通孔,與板材連接精度高,其直徑誤差一般在0.1mm以內。
定位孔與板材的邊距至少為2mm,在保證PCBA強度的情況下不易開裂
其實以上不僅僅是PCB的定位,還有其他部分的定位和防眩光。
然后
聯系
電話熱線
13410863085Q Q
微信
- 郵箱